行业动态

2025最新版 | 新加坡雇佣型 EP 申请全流程与关键细节(条件+所需文件+流程+常见问题+续签+转PR)

2025-07-17 10:06来源:世贸企业咨询
分享给朋友:
导语 
 
新加坡雇佣型 EP 作为外籍专业人士融入本地职场的核心通道,其申请流程涉及雇主资质审核、COMPASS 评分优化及材料精细化准备等复杂环节。随着 2025 年新政实施,薪资门槛提升与 COMPASS 评估强制化对申请人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本文结合新加坡人力部(MOM)最新指南及实际案例,从资质预审到获批后落地,系统解析雇佣型 EP 的全生命周期操作要点,助您精准把握申请关键节点。
 
2025最新版 | 新加坡雇佣型 EP 申请全流程与关键细节(条件+所需文件+流程+常见问题+续签+转PR)

2025最新版 | 新加坡雇佣型 EP 申请全流程与关键细节(条件+所需文件+流程+常见问题+续签+转PR)

 
一、资质预审与材料筹备 
 
1. 个人与雇主双重资质核查
 
个人硬性条件
 
学历:本科及以上(部分行业接受大专 + 5 年以上管理经验),需通过学信网或 WES 认证。
薪资:非金融行业月薪≥5,600 新元,金融行业≥6,200 新元;40 岁以上申请人薪资需上浮约 70%(非金融≥9,541 新元,金融≥11,800 新元)。
COMPASS 预评分:通过薪资(10-20 分)、学历(4-20 分)、企业多元化(0-10 分)、本地雇佣(0-10 分)四项维度模拟评分,确保≥40 分。
 
雇主合规要求
 
公司需在 Job Bank 发布职位 14 天,证明无法雇佣本地人;提交商业计划书、办公租赁合同及近半年银行流水。
本地员工雇佣记录:需提供至少 1 名新加坡公民的 CPF 缴纳证明,每增加 1 名可提升 COMPASS 评分 20%。
 
 
2. 材料清单精细化准备
 
个人文件
 
薪资结构表需明确固定月薪,银行流水需体现连续 6 个月稳定收入。
推荐信需包含职位描述、直接汇报对象及核心贡献,建议由外籍高管签署以增强说服力。
 
雇主文件
 
新成立公司需提交注册资本实缴证明(建议≥5 万新元)及业务合同样本。
若公司员工少于 25 人,可直接获得 COMPASS “员工多样性” 10 分;超过 25 人则需证明外籍员工比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 
 
二、申请流程与时间管理 
 
1. 线上提交与预审反馈
 
系统操作
 
雇主通过 MOM 官网提交申请,关联 Singpass 账号并上传所有文件,支付 105 新元申请费。
 
预审重点
 
薪资与岗位匹配度:例如市场经理需提供行业薪酬报告,证明薪资符合本地标准。
学历真实性:教育部认证文件需在提交前通过 Dataflow 验证。
 
 
2. 审批阶段关键节点
 
常规流程
 
初步审核(1-2 周):MOM 核查基本材料,可能要求补充雇主财务报表或本地员工社保记录。
实地抽查(概率约 15%):针对新成立公司,MOM 可能派员核查办公场地及业务真实性。
加急通道:月薪≥22,500 新元的顶尖人才可豁免 COMPASS 评估,审批周期缩短至 1 周。
 
 
3. 获批后落地执行
 
入境与体检
 
持原则批准信(IPA)6 个月内入境,完成 HPB 指定医院体检(含胸透、HIV 检测)。
 
EP 卡领取
 
通过 MOM 预约指纹采集,7 个工作日内领取实体卡;首次有效期通常为 1-2 年,续签需提前 3 个月申请。
 
 
三、常见拒签原因与应对策略 
 
1. 薪资虚高与岗位模糊
 
案例:某 IT 公司为程序员申报月薪 7,000 新元,但岗位职责仅描述为 “软件开发”,未体现技术栈或项目复杂度。
对策:细化职责(如 “主导区块链项目智能合约开发”),附加 GitHub 代码库链接或行业认证(如 AWS 解决方案架构师)。
 
 
2. COMPASS 评分不足
 
案例:某金融分析师月薪 6,200 新元(10 分)、硕士学历(8 分)、公司无本地员工(0 分),总分仅 18 分。
对策:调整薪资至 7,000 新元(12 分),同时雇佣 1 名新加坡公民(10 分),总分提升至 30 分,再通过行业认证(如 CFA)额外加 10 分。
 
 
3. 雇主资质存疑
 
案例:某咨询公司注册地址为虚拟办公室,无实际办公场地证明。
对策:提供共享办公空间租赁合同(需包含工位编号)、3 份客户发票及业务会议记录。
 
 
四、政策衔接与长期规划 
 
1. 续签准备
 
首次获批后,建议每季度更新公司财务数据,确保续签时年营业额≥ 20 万新元,本地员工比例≥30%。
2026 年起,续签需重新通过 COMPASS 评估,建议提前优化外籍员工国籍多样性(如引入东南亚国家人才)。
 
 
2. 转 PR 策略
 
持 EP 满 2 年后,可同步提交 PR 申请,需提供:
个人:近 3 年所得税单、行业奖项或专利证书。
雇主:审计报告、本地员工推荐信及参与政府创新计划(如 Startup SG)的证明。
 
 
结语 
 
新加坡雇佣型 EP 的申请成功不仅依赖硬性条件达标,更需通过材料精细化呈现与合规化运营规避风险。建议申请人与雇主建立定期沟通机制,提前 6 个月启动续签筹备,并借助专业机构进行 COMPASS 评分模拟与材料预审。


联系世贸

世贸热线:400 888 3301
 
世贸服务:全球公司注册 | 海外银行开户 | 会计/税务/审计 | 公证认证 | 全球知识产权 | 家族信托 | 跨境电商 | 移民 | 离岸基金 | 税务咨询 | IPO上市 | ODI/FDI投资备案
 
世贸官网:www.hkwtec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