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
新加坡就业准证(EP)2025全指南:政策变革与战略申请路径
导语
新加坡就业准证(Employment Pass, EP)作为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核心通道,在2025年迎来重大政策调整。面对全球人才竞争加剧与国内劳动力市场平衡的双重挑战,新加坡通过提高薪资门槛、强化评估标准、扩大本地就业保护,打造更精准的人才筛选机制。这些变革不仅将重塑企业招聘策略,也为外籍专业人士提供了更透明、更具竞争力的发展框架。

新加坡就业准证(EP)2025全指南:政策变革与战略申请路径
一、2025年EP核心申请条件:薪资与资质的双重升级
薪资门槛:年龄与行业的分层要求
新加坡2025年新政显著提升薪资标准,且引入年龄关联机制。
基础薪资:非金融行业最低月薪5,600新元,金融行业(如银行、证券)达6,200新元。
高龄申请人附加要求:40岁以上申请者需匹配更高薪资。例如:
非金融业40岁申请者需约9,500–10,700新元;
金融业同年龄段需11,800新元以上。
顶层人才豁免通道:月薪≥22,500新元者可跳过COMPASS评分,加速审批。
学历与经验的弹性认可
学历要求并非绝对:本科及以上学历在COMPASS中可获10分(顶尖大学毕业生可获20分),但高薪或稀缺技能者可豁免学历限制。
经验价值凸显:高管履历、技术专利或行业奖项可作为学历不足的替代证明,但成功率可能降低40%。
雇主的合规责任
企业需满足本地优先框架(Fair Consideration Framework, FCF)。
招聘外籍员工前,需在MyCareersFuture平台刊登14天以上,优先面试本地候选人;
公司需证明业务真实性与本地贡献,如雇佣新加坡公民、提供培训计划或本地合作证明。
表:2025年新加坡EP薪资标准分层表
申请人类别 | 非金融行业月薪要求 | 金融行业月薪要求 |
<40岁 | ≥5,600新元 | ≥6,200新元 |
40-50岁 | ≥9,500-10,700新元 | ≥11,800新元 |
顶级人才 | ≥22,500新元(豁免COMPASS) |
二、COMPASS评分系统:量化筛选的核心工具
自2023年9月起,COMPASS覆盖所有新EP申请,2024年扩展至续签。申请人需在四大维度总分≥40分(满分100)。
评分维度详解
1. 薪资水平:超过行业同龄人90%薪资可获20分(如科技业40岁者月薪≥15,000新元);
2. 学历资质:
正规本科:10分;
顶尖名校(如QS Top 100):20分;
3. 员工多样性:企业外籍员工占比≤1/3可获20分;
4. 本地公民占比:PMET(专业人员、经理等)中新加坡公民≥50%可获20分。
额外加分项
紧缺职业:如半导体工程师、AI开发、医疗科技专家可加20分;
中小企业优待:PMET雇员少于25人的企业,在多样性与公民占比项自动获10分。
案例:一位金融科技开发者(月薪8,000新元 + 名校硕士 + 入职外籍员工占比低的中小企业),可在薪资、学历、多样性三项获满分60分,轻松达标。
三、申请流程:雇主驱动与自雇路径对比
雇主担保申请(企业主导)
1. 材料准备:护照、学位证、雇佣合同、公司注册文件(ACRA);
2. 在线提交:雇主通过MOM官网“EP Online”系统申请;
3. 审批与领卡:
审批期:1–3周;
获批后获原则性批准函(IPA),入境体检并办理EP卡(费用总计330新元)。
自雇创业路径
适合企业家,但严查“空壳公司”。
注册要求:实缴资本≥5万新元,租用办公场地,雇佣至少1名本地员工;
商业计划:需提交3年财务预测、市场分析及本地贡献证明(如创造就业岗位);
建议薪资:自雇者月薪建议≥8,000新元,强化获批合理性。
风险提示:2025年自雇EP续签失败率约30%-40%,主因包括公司亏损、无本地雇员或缺乏实际业务流水。
四、EP权益:从税务优化到家庭发展
家属随行政策
配偶/子女:月薪≥6,000新元可申请家属准证(DP),DP子女可优先入读公立学校(免试入读小一);
父母:月薪≥12,000新元可申请长期探访准证(LTVP),最长5年。
税务与商业优势
低税制:无资本利得税、遗产税,海外收入不征税,EP工资可作公司成本抵税;
出行便利:持EP可自助通关,自由往返新加坡与194个免签国。
教育福利
DP子女享政府学校优先录取权,国际学校亦优先接收DP持有者;若全家转PR,可直接申请公立学校任何年级。
五、续签与PR转换:长期留新的关键步骤
EP续签要求
期限:首次有效期1–2年,续签需提前3个月申请;
审核重点:公司运营状况(营业额、纳税记录)、本地员工雇佣情况、申请人薪资达标度。
PR申请策略
时间:持EP满6个月可申请,但满2年后成功率显著提升;
加分项:
家庭共同申请(配偶及子女同步办理);
年收入≥20万新元或从事紧缺职业;
居住建议:每年停留≥6个月,体现对新加坡的社会融入。
结语
2025年新加坡EP改革标志着其人才战略的精细化转型:一方面通过薪资与COMPASS系统筛选高价值人才,另一方面以本地雇佣框架保障公民就业权益。对申请人而言,需提前规划薪资定位、行业赛道与家庭随行方案;对企业而言,需平衡外籍人才成本与本地化投入,例如雇佣新加坡公民以提升COMPASS得分。
联系世贸
世贸热线:400 888 3301
世贸服务:全球公司注册 | 海外银行开户 | 会计/税务/审计 | 公证认证 | 全球知识产权 | 家族信托 | 跨境电商 | 移民 | 离岸基金 | 税务咨询 | IPO上市 | ODI/FDI投资备案
世贸官网:www.hkwtec.com